九十九年四月份員工旅遊(台北三峽、大溪花海)-第一天
旅遊日記:99年04月03日 -100年04月04日
日期:99年04月03日(星期六)
第一天 4/3 台南 → 五穀文化村 → 滿月園森林遊樂區 → 苗栗紅棗食府餐廳(中餐)
→ 三峽老街【三峽祖師廟】 → 大園桃禧航空酒店(晚餐+住宿)
【五榖文化村】:
一、簡介:
以宣揚客家人「尊重萬物,感謝五穀」的精神為主,是一個多功能綜合性休閒觀光窗口。為保留傳統陶藝、結合產業、文化資源,同時也為遊客提供「好客、好農村、好陶瓷」能兼具展示、教育、典藏的功能,另外還設置了陶藝教室提供親子玩陶及各種傳統竹藝、木片、菜包、擂茶、手工餅乾、陶瓷彩繪…等套裝DIY項目。
二、五榖文化村的由來:
為何聯想到『五榖豐收』,這是有典故的:
1、因為五榖代表『農』,五穀的內涵組成:稻─稻米、麥─小麥、蜀─玉蜀黍、稷─高樑、菽─豆類。
2、感謝五穀大帝的庇佑,「感謝有食物可吃」。
我國自古均以農立國,苗栗亦務農為主,由於本場址位於苗栗縣公館鄉五榖村及五鶴山五穀宮附近,因此以『五榖』命名。而苗栗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我們希望能藉以發揚客家人務農的勤儉、篤實、硬頸之客家精神,永續經營為信念,所以,也用『水牛』圖騰做為精神象徵,把「地方鄉土文化之保存、傳承、薰陶、揚藝、再生」做為使命。
從「在地文化」觀念結合公館特色“陶藝、蠶絲、客家米食”等文化精神,形成多元化的發展聚落,所以才以「文化村」稱之。
三、五榖文化村未來展望:
1、過去:
功薰陶瓷公司為五穀文化村的前身,成立於裝飾陶瓷業鼎盛時期,民國76年,由五位同窗同學(徐永奐、陳東文、陳江林、王國基、羅世偉)合夥草創。早期的功薰陶瓷公司租用廢棄三合院加以整修成工坊,初期以替其他大廠代工模式踏入陶瓷界,從幫其他工廠代工燒成、整修、注漿、彩繪、甚至出貨,期間至少歷經2年。爾後也慢慢自行接單,訂單多時也協助其他小型家工廠,訂立聯盟撥部分訂單,隨著經濟發展,規模日益擴大。80年代訂單貨量日益增多,小小工坊不敷使用,於是購置廠房(現址),新廠房也由當初之人工注漿改自動助漿,四方窯(梭子窯)也改成隧道窯。員工數由最初之十多人到頂峰之百來人,本來只是代工,也走向自行設計開發。
2、現在:
十餘年之間,九○年代產業陸續出走,苗栗陶瓷業從頂峰400餘家萎縮剩下不到10餘家。功薰陶瓷公司在徐永奐總經理為了一份愛鄉的情懷與根留台灣的理念,從產業發展永續經營,將苗栗裝飾陶瓷文化及生產互賴模式呈現,結合休閒觀光,文化傳承而成立"五榖文化村","傳統"、"現代"與"裝飾陶藝"融合成苗栗地標及觀光窗口。
3、未來:
結合苗栗"裝飾陶瓷藝術"、"客家人文風貌"及"五穀精神"之文化歷史背景,積極投入以因應未來觀光需求,朝產品精緻美觀高品質方向賡續推動,開創出嶄新的附加價值,塑造"五穀文化村"優質形象,躍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的願景目標,永續經營,迎向璀燦未來。
陶瓷工廠-五榖文化村
陶瓷各製成說明-五榖文化村
辰伃+阿公
五榖文化村
五穀文化村
地址:苗栗縣公館鄉玉榖村117-5號
電話:(037)234805 傳真:(037)230368
營業時間:全年無休。全區開放參觀 08:00~18:00
門票:免費參觀
園區地圖:
【滿月園森林遊樂區】: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台北縣三峽鎮東南方,園區主要是由滿月圓山、熊空南山、北插天山、拉卡山、東眼山等山峰所環繞,地處雪山山脈尾稜;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由於山頭狀似滿月的滿月圓山而得名,總面積達1573公頃 ,海拔介於300至1728公尺 之間,是台北近郊森林與瀑布最多的森林浴場。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內有蚋仔溪流貫其中,因屬幼年期的溪流,河谷坡度陡峭,河川侵蝕及搬運作用力甚強,谷地落差大形成了許多瀑布景觀;沿著滿月圓森林步道走10分鐘,即可見滿月圓瀑布、銀簾瀑布及處女瀑布指標:位於主流上的滿月圓瀑布甚為壯觀,高約20公尺 ,瀑布前的大石壁遮掩瀑布上端,下端為一清澈水潭,氣勢逼人;而位於滿月圓瀑布後方不遠處的銀簾瀑布則不同於滿月圓瀑布,高僅約2公尺 ,寬約5公尺 ,由於日光自谷隙映照在瀑布上,瀑布如銀白簾幕因而得名;處女瀑布則位於蚋仔溪左股支流上,水景加上彩虹輝映故又名虹紗瀑布。
由於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中低海拔山區,因此森林型態以天然闊葉林為主,主要以樟科、殼斗科、桑科及槭樹科等植物為主,常見樹種如台灣肖楠、樟樹、大葉楠、香楠、豬腳楠、茄冬、野桐、鳥榕、台灣黃妃、香楓、青楓…等;林下則常見山芋、姑婆芋、蛇根草、蕨類等等;另外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特色之一-人工林,主要以柳杉林為主角,柳杉是於1896年由日本引進,由於生長快速因此是早期重要的造林樹種,柳杉林所散發出的芬多精,對人體的呼吸道具有殺菌之功用,另外還有杉木、琉球松、相思樹等經濟樹種;此外全長1210公尺 的自導式步道更是為賞鳥、賞楓的勝地,民眾可藉由16個解說站的說明去了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十分具由教育意義。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豐富的林相資源也造成了動物生態系統的龐雜,園區內常見的野鳥據調查約有50多種,像是五色鳥、白耳畫眉、綠繡眼等,而兩棲類的盤古蟾蜍、翡翠樹蛙和爬蟲類的龜殼花、雨傘節、水蛇等都是棲息於園區中的動物,民眾若來到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這些神秘的森林動物喔。
↓↑滿月園森林遊樂區
↓↑處女瀑布
【處女瀑布,高約25公尺 ,由大石壁上方傾洩而下,氣勢壯觀,為本區規模最大的瀑布】
滿月圓瀑布,高僅約2公尺 ,寬約5公尺
地址:台北縣三峽鎮有木里174-1號
電話:(03)5224163#234
營業時間:平日─上午08:00至下午05:00
假日─上午07:00至下午05:00
門票:全票─平日NT80、假日NT110 (一般成人/台北縣民憑身分證半票)
半票─NT50 (兒童)
園區地圖:
【三峽老街】:
三峽,原為三峽,橫溪,大漢溪三溪匯流之地,故舊稱三角湧。清朝乾隆年間,渡海來台的移民,坐船沿淡水河至大漢溪畔的三峽開墾,逐漸聚成村落。而早期的三峽,因茶,樟腦,木材和煤的產銷而繁榮;但今天的三峽,以保存悠久的古建築及人文文化,成為熱門的旅遊地點。沿著三峽鎮清水祖師廟南側的長福街,彎進民權街,令人有種時空錯置,古典中又帶蒼涼的感覺,而放眼望去,路窄窄的,兩旁房屋,幾乎清一色用紅磚、小紅瓦建造,紅磚砌出了圓形柱和方形柱,頂起拱形樑,造就出富饒富韻味的亭仔腳。
三峽老街一般指的是民權街的南段,長約二百公尺,其建築從民國初年(1911)留存至今。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今天所見到兩旁的建築,是日治以後才重建的。據說,當年蓋老街所使用的磚塊都是遠渡日本過來的!在老街上你可見式的古老房樓,外觀雕刻精巧,整體規劃給人濃濃的古早味;只是現在老式建築,已所剩無幾。目前三峽老街所保存的部份,僅剩餘民權街的部份,是全台灣現存最完整的老街。巴洛克式的建築矗立於街道上,走在百年歲月老街上,豐富你心靈及視覺。而老街房子上的刻字代表姓氏、姓名、行業或店號,行業當中以刻有「染」字的染店為最多;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是以往商家在做生意時普遍使用的宣傳手法。山牆上的圖形裝飾尚有寓意,如花瓶象徵「平安」的意思,八卦是為了避邪。老街屋的正面以紅磚為主要材料,房子內的牆壁則是以土埆堆砌而成。由於老街上的商家在當年都是富有的人家,所以建築的形式和建材在當時都是一時之選,許多建材都是從外地進口,有些建造師甚至遠從英國請來。在房頂的突出部分,以及二樓的窗臺下方有各種的紋樣,多樣且寓意有趣。
三峽老街影片簡介
長福橋-三峽老街
↓↑三峽老街
名產金牛角-三峽老街
【清水祖師廟】:
這座以石為基、以木為頂的傳統南方廟宇建築,於清乾隆建廟至今共歷經三度重建,至今仍在進行中。初創於乾隆三十四年,因大地震毀壞,於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第二是因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但三峽居民不願被統治,以廟為大本營,但最後因廟堂遭日軍燒毀,直到光緒廿五年再度重建。第三次重建於民國三十六年,從當地畫壇藝術家李梅樹,主其事,他將畢生歲月專門投入弘揚中華藝術,把中國傳統的建築雕刻之美,做一處最精采精典的呈現。故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美名。每一處雕工均是匠心獨運,精雕細琢,可謂是鬼斧神工。有許多自國外欣賞藝術人士,均把這裡當成藝術重鎮。廟宇本身匠心獨具,早已遠遠超越廟宇本身的宗教意義了。值得一提的是,清水祖師廟前的廣場,假日時總能見到幾位陀螺高手展示技藝。他們對打陀螺滿腔熱情,先是靈活地把玩,再精準巧妙地將陀螺拋投到半空中高架上的定點,而陀螺依然旋轉不止,引來圍觀民眾鼓掌叫好,熱鬧萬分,成為老街特色之一。
↓↑清水祖師-廟三峽老街
辰伃+媽媽+外婆+阿嬤
辰伃
【三峽拱橋】:
已有六十多年歷史了,最早興建於一九三三年,是為進入三峽地區的一大特色。此三峽拱橋可是日據期代,日本設計師杉村庄一所設計的,橋身造型流暢俐落、優美典雅,外形採拱形設計,上設計有三座拱形橋面,且橋的中央及兩邊還裝飾有西式的燈座。
三峽拱橋-三峽老街
紅棗食府餐廳
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H9NdtL2fCU5_yTSHJ4XHc4o-/article?mid=1
住址:苗栗縣363公館鄉福基村3鄰45號
電話:(037)224688
地圖:
桃禧航空酒店(Orchard Park Hotel)
官網:http://orchardpark.hotel.com.tw/location.asp
住址:桃園縣大園鄉大觀路777號
電話:(03)3851188
關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