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奧地利湖區、捷克小城故事之旅-第一、二





旅遊日記:970628日 -970705


日期:970628日 (星期六)-970629日 (星期日)



第一、二6/28桃園國際機場 → 6/29維也納 → 杜倫斯坦 → 梅爾克修道院(中餐)


      → 哈修達特 → 聖沃夫崗 → 薩爾斯堡(晚餐)


 




搭乘華航CI063至阿布達比(中途站停留加油)


 




阿布達比-入境大廳


 




維也納機場


 




杜倫斯坦古堡


【山頭上半毀的城堡,曾經關過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獅子王),他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回朝時被德王逮到,被關在Durnstein這裡】


 




杜倫斯坦古堡-Pfarrkirche修道院


【巴洛克式建築,附設一座鐘樓】


 




杜倫斯坦小鎮


 




超級CUTE維也納小孩



 



杜倫斯坦搭船史皮茲


 



『多瑙河』:


      『妳多愁善感、年輕、美麗、溫順,如閃亮的黃金;喚醒真情,在多瑙河畔,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畔』。西元一八六七年小約翰‧史特勞斯寫於民族存亡時刻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歌詞充滿愛國激情,浸潤著奧地利人民對祖國山河的思慕,在奧地利被稱為『第二國歌』。


        多瑙河(The Danube)總長二千八百八十八公里,是全歐繼伏爾加(Volga)河之後的第二長大河,發源於德國的黑林山的兩條小溪,到多瑙辛根(Donaueschingen)會合後才被稱為多瑙河,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達維亞和烏克蘭等十個國家,流域面積達八十一七千萬平方公哩。自從西元一九九二年『萊茵-美因-多瑙』運河開通之後,成為北海鹿特丹市和黑海的重要交通動脈。在歷史上,多瑙河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見證;兩千年前,羅馬人把多瑙河作為抵禦北方民野蠻族南侵的天然屏障。漫長的中世紀,歐洲中部的日耳曼部落據地為王,在多瑙河畔修築起一座座城堡。多瑙河在奧地利境內的總長三百六十公里,占多瑙河總長的八分之一。



 




多瑙河沿岸景色


【杜倫斯坦→史皮茲】


 




中餐-梅爾克修道院之當地風味料理


 



『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梅爾克修道院是一座本篤會修道院,位於奧地利下奧地利州梅爾克鎮的山岩上,俯瞰多瑙河,毗鄰優美的瓦豪河谷。梅爾克修道院成立于1089年。今天攝人心魄的巴洛克建築修建于1702年到1736年,有精美的壁畫,圖書館藏有無數的中世紀手稿。由于其名望和學術價值,在1780年到1790年約瑟夫二世大量解散奧地利的修道院時,梅爾克修道院得以幸免,並且逃過了拿破崙戰爭的破壞。1938年德奧合並,學校和修道院的大部分被納粹收歸國有。而“梅爾克”一詞源自於斯拉夫語,意為“和緩的河川”



 




                 本土教派的徽章                 修道院的大門入口兩側有聖徒守護


 




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梅爾克修道院屬於法國的本土教派,於12世紀所興建的教堂,當今所見卻是1736年,卡爾六世(瑪利亞泰瑞莎之父)時代修復完成的樣貌,前身已在17世紀,土耳其攻打多瑙河一帶十破壞。】


 




休息站-商店



 



『哈修達特(Hallstatter)


    哈修達特湖畔西岸的小城,湖岸以具有中國式屋頂的天主教教堂和細尖塔的清教徒教堂為中心。這個小城建於1000至500年間,以採岩鹽為生的克爾特人所建,是湖區最古老的小鎮,也是Hallstatter文化(歐洲鐵器文化)發源地,博物館裡示著挖掘出的衣服及採岩鹽的工具等。每年六月間舉行基督教聖體遊行,由於市區道路十分狹窄,所以通常在湖泊船上舉行彌撒。裝飾花卉的運鹽,還有主教、輔祭人員和唱詩班,船上並掛著教會旗幟,上面有穿著各式各樣傳統服飾的人們。



 





                      哈修達特(Hallstatter)鹽工石雕           哈修達特街景-樹屋



Hall是希臘語”鹽”的意思







 


哈修達特(Hallstatter)



 




哈修達特(Hallstatter)



 



哈修達特(Hallstatter)


 



『聖沃夫崗』:


    奧地利境內非常有名的度假勝地,一個迷你湖濱小鎮,在沃夫崗湖(Woljgang-see)湖畔,但湖光山色及綴滿鮮花的木造民房都極為迷人,這裡還是莫札特母親的娘家。真善美電影一開場的風光便在這一帶取景拍攝,據說莫札特生平最喜愛的地點就是附近的福許湖(Lake Fuschi)。沃夫岡則是一位主教的名字,西元976年,沃夫岡離開了他動蕩不安的家鄉,來到這個湖區,過著如隱士般的生活,久而久之,關於他的虔誠與事蹟便開始在這一帶流傳著,終於被世人神化為St.Wolfgang,後來每年來此地參觀與朝聖的民眾絡繹不絕,平均每年有兩萬~七萬人次的規模。


  而原本羅馬式的教堂因為嚴重毀損再加上1429年村落發生的一場大火,整個小鎮全毀,1430年皇帝Sigismund同意聖沃夫岡為合法土地,隨即開始重建現今留下來的哥德式教堂,然而因為十六世紀時的宗教改革,導致前往聖沃夫岡的朝聖者大量減少。直到上個世紀中,因為聖沃夫岡附近的貝德伊緒成皇室的避暑地區,才又讓聖沃夫岡回復生氣,而且成為舉世聞名的假日休閒勝地。



 




聖沃夫崗-湖邊和街道景色


【聖沃夫崗的景色是電影〝真善美〞拍攝背景之一


 




晚餐-薩爾斯堡(Jagdhof Hotel


 




薩爾斯堡【黃昏】-Fuschl Lake - Salzburg


 


 


 


關聯閱讀:


奧地利湖區、捷克小城故事之旅-第三天


奧地利湖區、捷克小城故事之旅-第四天(上篇)


奧地利湖區、捷克小城故事之旅-第四天(下篇)


奧地利湖區、捷克小城故事之旅-第五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柱仔 的頭像
    阿柱仔

    原鄉小鋪

    阿柱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